黏著中的「耐熱性」是什麼?

近年來,在E-mobility的普及而急速受到關注之際,材料的耐熱性與隨之而來的黏著技術對於電子元件的散熱,鋰離子電池的快速充電以及空調機的效率提升等,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。

雖然籠統都稱作“耐熱性”,但要用在這裡仍需要以環境的“溫度”ד時間”ד功能和特性”的這3個主軸來進行思考。

“耐熱性”的3個主軸是什麼

關於第一個主軸“溫度”,是要確定使用在該使用用途中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。理論上,最低溫度被稱為「絕對零度」,此溫度據說大約是-273℃。5.5兆℃(!)。連太陽最熱的部分也才大約1600萬℃,所以這真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溫啊!

雖然溫度的範圍在宇宙規模下極其廣泛,但在通常的製程和使用用途的範圍來說,則多在-30℃~300℃之間。首先,確認清楚使用用途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非常重要。

而關於第二個主軸“時間”,大致可分為「短時間」(最長2小時左右)和「長時間」(最長10年左右)。以短時間黏著的用途為例,是假設在製程的部分階段施加高溫使用後,再撕下或去除等,而不會留在產品上的情況。而長時間的話,則是假設將構件固定在會隨時間一直在加熱的部位,像是引擎部位或加熱器周圍等,或是做為保護周圍零部件用途使用,會留在產品上而不會撕下或去除的情況。

在尋找有耐熱性能的產品時,即使寫有最高支援到〇〇℃,也並不表示越高溫耐熱性就會越出色。這是因為根據使用的時間線差異,可支援的溫度帶會有很大的不同,像是短時間的話最高可到200℃,但長時間使用則最高只到100℃等。針對您的使用用途,掌握時間線找出更為合適的產品是第二個主軸。

然後,針對第三個主軸“功能和特性”,是指“絕緣性”、“耐油性”、“耐塑性”、“可剝離性”等材料特有的功能與特性。例如:要使用在電池周圍零部件上,而不希望對周圍零部件造成電氣影響,則需要“絕緣性”,或是想黏貼軟質PVC但其容易隨著時間而剝離,所以需要“耐塑性”,或是想在產品回收再利用之時提升材料純度,則能夠輕鬆將其分開的性能會比較好等等,按照使用用途明確所需功能與特性,像是所需功能、考慮到產品永續循環的功能等,相信會對尋找材料很有幫助。

更多資訊請點擊此處

本公司開展特重於耐熱性、耐化學藥品性、易剝離性的UV照射剝離膠帶:SELFA系列,產品陣容也包括可使用在回流工序等具有耐熱功能的膠帶。

另外,如果打算要用在持續高溫加熱的地方,本公司於2023年推出了新產品─耐高溫無基材膠帶 5503HT&5505HR,因其還具有能接著於薄膜和粗糙面等特色,歡迎參閱。